福利姬

福利姬新闻

重走长征地质路|麻城木子店地质路线:理论与实地的深度交融

发表时间:2025-07-23编辑:余淳梅点击:

    (通讯员:罗明辉)7月上旬,参与“麻城-木子店”重走长征路的同学们顶着炎炎烈日,前往古陆核遗迹开展大比例尺混合岩区的平面填图工作。太阳毒辣,露头上的温度可达40多度,站在岩石上就能直接感受到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尽管如此,大家没有任何迟疑地迅速投入工作。小组三人合作,共同辨认混合岩现象,随后按照老师室内的教学方法,逐步开展大比例尺填图工作。露头处混合岩现象清晰,同学们通过观察和绘制,对部分熔融和矿物形态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同时熟练掌握了大比例尺填图方法。

师生在混合岩区域工作合影

在前一天安排下,安全员提醒大家轮流在太阳下工作,每半小时及时到阴凉处休息补水和及时就餐,防止中暑。同学们工作非常认真,露头上的暴晒不到一分钟就开始汗流浃背,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家的工作热情,大部分小组当天就对工作区的填图工作完成了近80%。尤其是大一的同学,尽管专业知识没有大二、大三接受得多,但他们在露头上坚守的时间最长,老师和安全员数次提醒他们到阴凉处休息都迟迟不肯离开露头。同学们的午餐在露头上快速解决后,又及时返回露头开始工作。

 

师生一起讨论部分熔融现象

在填图过程中,王璐老师逐个检查了大家的填图成果,将大家各自在填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和指导,逐步消除了大家对填图过程中的各种疑点和困难;同时,她还对大家的成绩尤其是大一的同学出乎意料的填图成果进行了肯定。返回酒店前,王璐老师与大家相约晚饭前在酒店大厅现场答疑,指出存在哪些还可以进一步修改的地方。吃晚饭的过程中,大家挨个积极发言,回顾今天野外填图的收获,有意识地将课堂所学知识与野外实践内容建立联系,大家纷纷表明收获满满。之前觉得比较抽象的课题知识,通过实践变得这么有趣和生动!

学生在实地进行大比例尺填图

晚饭后,王璐老师及时在酒店预约了会议室,针对大家在白天填图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讲解,对后续填图工作如何电子化进行了室内教学。老师着重从如何通过绘图更深入展示地质现象的本质,而不是做一个纯粹的绘图工提出了更多的建议和指导,大家对第二天的填图工作更加充满了期待。

炎热天气下及时到阴凉处休息

         72日,经过一晚沉淀,同学们图件的规范性显著提高,大部分同学完成古陆核遗迹混合岩填图后,前往G346S220交汇处剖面继续进行第二张纵向剖面图的填图工作。该剖面现象相对古陆核而言没有那么平整,填图难度加码。同学们先观察全貌,再关注局部,通过描绘浅色脉体轮廓和岩性面理,理解野外观察很重要的构造穿插关系,完成填图任务。

酒店会议室室内教学

中午,偶遇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他们被同学们在酷暑下野外认真的工作精神所触动,热情地将师生们带往地质文化村用餐,探讨学校科研与基层人民的关系,深感回馈社会、回报祖国的责任重大。同学们炎热的中午短暂享受了室内就餐的短暂凉爽,在地质文化村与工作人员合影后,又返回了野外处。下午,大家更加努力完成图件,小组间交流合作,分享各自不同的看法。

地质文化村合影

然而,在晚餐前后的讨论时间又出现了小插曲。老师在检查不同小组填图结果,提出完善意见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小组之间的图件出现了差异,原因是大家对同一地质现象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在图件上的表达方式也因此不同,由此,引发不同小组之间的争论,大家各持己见。为尽可能好地完成任务,大家一致决定增加一天的野外填图工作,通过实地集体观察和讨论来解决争议所在,进一步完善填图工作。

王璐老师现场指导同学们修改地质填图

        73日,同学们带着验证图件的目标和急切心情早早出发到达目的地。在剖面面前,每个小组和老师,小组之间都相互交换了看法,再一次带着问题去仔细观察露头展示的构造和部分熔融的现象。经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一些小组对剖面理解更加透彻,修改迅速,效率大幅提升。解决疑问后,全体师生集合返回武汉,圆满结束了此次地质路线实践活动。

为期4天的野外填图结束了,同学们满载而归。此次麻城-木子店地质路线实践活动,让珠峰班的同学们从大地地质背景演化到区域构造现象,以及从大陆基底岩石到后期不同构造旋回过程中叠加产生的各类岩性和构造现象,都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对大三学生而言,这不仅是一门构造认识的实践课,更是一次归纳梳理理论知识的思维训练课。

大三珠峰班的王文熙同学在路线小结中写道:“思考角度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起点,如果思维固化,那么好现象摆在面前也是一叶障目。这一次来到木子店在收获知识和填图技能之外,我对地球科学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对地质事件的因与地质现象的果进行推导,最终还原地质过程。”

通过这次实践,同学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在挥汗如雨的炎炎夏日重温长征精神,激发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为未来的学习和科研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